宇治芳魂

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

论黄药师对梅超风的感情

代发旧文。五年多以前写的,当时不敢发出去,现在有了电影敢发了。贴吧容不下,转来乐乎。


《我看黄药师对梅超风的感情》

目录

一、一日夫妻百日恩 

二、他因为《九阴真经》失去冯氏,却不愿因《九阴真经》责备梅超风 

(另、血淋淋的可能性 )

三、也许对他几十年来所有感情的回应都在里头 

四、这是一个多么刚强的女人 

五、附 


  • 一、一日夫妻百日恩

提到黄药师的感情,首先要提到他和他的妻子冯氏。

在《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两部书中,假人之口,多处渲染黄药师对妻子冯氏的深情。有假旁人之口,如周伯通说他对少年夫人很是宠爱;有假女儿之口,如黄蓉回忆自己幼时父亲抱着她到母亲灵前絮语;有假作者之口,如言黄药师在妻子死后造花船计划殉葬;有假黄药师本人之口,如选婿也要靠亡妻在天之灵……因此,在大部分人心中黄药师是一个痴情种子,所以新修《射雕》挑明黄药师对自己的女徒梅超风有意时不少人大呼心碎。但也有一部分人拊掌笑曰“果然如此”。其实,书写黄药师对妻子深情的文字都可以说是刻意而为,目的就是造出他痴情的印象。不论作者还是黄药师,都在有意这么做

黄药师多才多艺,文武双全,智谋过人。冯氏也是聪慧异常,也许还很有些古灵精怪。可以肯定的是这夫妻俩都极聪明,从二人设计、冯氏强记《九阴真经》可见一斑。表面看来这是一对羡煞旁人的神仙眷侣。只是仔细看来,暂且不提黄药师怒逐打着师父旗号争风吃醋的曲灵风一事,细想他对冯氏的“深情”表现,无不令人心生疑窦。首先就是《九阴真经》。冯氏因强默《九阴真经》心力交瘁流产而亡,黄药师迁怒周伯通,将其囚禁一十五年。流产确实能致死,但精通医理的黄药师怎会事先无法发觉妻子身体的异状,从而阻止她默写经书?妻子几日几夜冥思苦想还能瞒得住丈夫?怀孕的妻子不是最应该关心的吗?怀孕时发生不慎,非常可能导致母子双亡。冯氏默经书而流产,要么是黄药师抱有侥幸心理默许,要么就是黄药师根本不够关心所以没有发现甚至视而不见。冯氏流产而死,黄药师迁怒周伯通,但冯氏之死是因为《九阴真经》,他不迁怒贪求经书的自己也就罢了,为何不但不迁怒盗走经书的弟子反而立誓不从上卷自创下卷武功就不离开桃花岛?凭心法自创武功谈何容易,这不但是不迁怒徒弟,而且是为自己上了不能追杀盗经弟子的枷锁了。若说是因周伯通带经书路过才有盗经又盗经的一系列事故,他怎不去谴责写下《九阴真经》的黄裳?没有《九阴真经》,周伯通才不会带着它路过。他怎不去谴责陈玄风梅超风的父母?要不是陈梅父母生下二人,他们才没机会成为桃花岛弟子又盗师父经书。不迁怒黄裳,是因为黄药师确实想要《九阴真经》;不迁怒陈玄风梅超风,是因为黄药师对梅超风有情意;不迁怒于己,是因为黄药师没有重视这件事至于斯——无论哪种情况,于他的妻子都非幸事。何况冯氏是个聪明的女人,假使她看出了丈夫对徒弟的情意,是故意拼死为他默写《九阴真经》也未可知。舍不得爱武之人最看重的武功秘籍,即使拿多少珠宝为妻子陪葬也能看出缺乏真心。

冯氏死后,《射雕》中说黄药师准备殉情,但又担心尸身被哑仆糟蹋、黄蓉幼女无人抚养——同样可疑。先不说一心求死的人怎么还有心情讲究死法,还要驾着花船吹着玉箫迎着潮水没入沉沉大海,哑仆是经过黄药师详细访查的大奸大恶死有余辜之人,黄药师威吓郭靖时随手就打死一个,怎么这时反而怜惜起哑仆生命,自己都死了还要留着他们糟蹋自己尸身?况且,生命都甘愿抛下,却心疼这一具臭皮囊?再者,黄蓉托付给哪个故交不可?洪七公、一灯大师、全真门下都是正人君子,当然可以托孤;就连欧阳锋这样光明磊落的坏人,能有机会把仇人的女儿抚养长大也会大喜过望:难道还有更好的消灭仇人的办法?退一万步讲,黄药师确实是爱惜尸身怜惜黄蓉,怎么黄蓉觅得佳偶托身良人他还活得好好的、《神雕侠侣》结束都没见他有实施殉情计划的打算?至于见女儿、外孙而想起妻子伤心落泪之事,实在不足为证,且不说一日夫妻百日恩,光看冯氏为了给黄药师《九阴真经》而死他也该有这些愧疚。黄蓉推定江南五怪非黄药师所杀时认定父亲不会容许人玷污母亲的坟墓,可是黄药师却只是高高兴兴地承认这几位梅超风的大仇人是他杀的。郭靖背出全本《九阴真经》时,黄药师说“阿衡,你对我如此情重”——怎么不是“我对你如此情重”呢!即使是,看他“情重”的表现,也足够知道他对妻子的情重不足取了。唯一很可能确实是出于真心的行动,是抱着黄蓉对亡妻絮语。但连这点也不是只能因为真心实意:独生女儿在看着呢。细查黄药师对冯氏的情,多是如此,勉强算得爱,但有更确切的形容:一日夫妻百日恩。


  • 二、他因为《九阴真经》失去冯氏,却不愿因《九阴真经》责备梅超风 

黄药师对妻子冯氏的情,是人人说钟情而细查并不钟情;他对徒弟梅超风的情,却是看似全无情但实则处处有情。黄药师救回梅超风是在梅超风十二岁那一年,在当时,这已经是女孩子许人甚至嫁人的年纪。如果我没记错,苏轼的爱妾朝云嫁给苏轼时就是十二岁。国外也差不多,时代近似的《罗密欧与朱丽叶》里,朱丽叶只有十四岁,而许多她这样年纪的少女都已经做了幸福的母亲。十四岁做母亲嫁人就当在十二三岁,除非她们集体早产。但是从朝云的例子可以看出,这么早嫁人的女孩地位并不高,十二岁结婚还是太早。所以黄药师即使已经“留心”,但并不娶梅超风,确实是一个好心人应有的反应。丫鬟的地位还不如小妾,虽然很可能升为小妾。娶这么小的女孩不好、收作丫鬟再娶会被人议论一开始就居心不良,何况,据冯默风言,他的命也是黄药师从恶人手中救下的,难道救到男孩就收徒、救到女孩就收房?收作徒弟再娶就更不行了。在当时,师徒形同父子,武林中人也都会将之视同父子。和徒弟结婚就像和亲生女儿乱伦一样不堪。因此对于重名的黄药师而言,就算他已经留心,要想办法也很难。

黄药师念念不忘的两首《望江南》,全词并非只有书中引用的那么点。其余的句子实在是太……恐怕连金庸都不好意思引用了。所以我也不引用。该词牌的字数是三五七七五,不是这个字数肯定有问题。读完这两首词你就会发现,黄药师爱上永叔高才对这两首词佩服不已因而遍遍摹写的可能性是零。此时的桃花岛上,黄药师和几个徒弟像是一家人,师父拥有绝对权威,他表心迹的词没有藏起来不难理解:一方面他得试探女徒弟的反应,另一方面他恐怕也不相信男徒弟猜出他的心曲又胆敢如何;再说,假设藏起来却不慎被徒弟发现,就真的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不得不说大徒弟曲灵风让他失望了。曲灵风和黄药师年龄接近,他眼里的师父,和陈玄风梅超风陆乘风这些小徒弟眼里的师父肯定是不同的;另外他作为男弟子,和女弟子梅超风眼里的师父又是不同的。因此铤而走险、借师父之名试探师妹这件事,除了他别人也不太可能做出来。终于打着师父的旗号吃醋一事闹大了,黄药师把他双腿打断逐出门下。说到这件事就再提一下重要当事人陈玄风,从此事及此事后续可以判断他要么是像郭靖一样太蠢,要么就是像郭靖一样大智若愚。他说的是“大师哥嫉妒我和小师妹好”,一直坚称曲灵风是自己在吃醋。这个反应真的太明智了!只有真正的愚人和真正的聪明人能做出来。大部分人来一句“师父吃醋又怎么样”或者“大师哥说你嫉妒我和小师妹好”,后果可想而知,梅超风恐怕早就成寡妇了。陈玄风完全相信或者一口咬定这件事与师父无关,使事态不至于向失控的方向发展,因此惩罚了曲灵风就可以作结。真正扩大事态的是黄药师的念念不忘。他沉醉或者趁醉说出的既为自己开脱又给曲灵风台阶的话引起了陈玄风的警觉。黄药师宠爱女弟子不代表他会宠爱男弟子,就像他虽然溺爱黄蓉却不溺爱曲灵风。不管陈玄风是老实地只担心师兄情敌还是敏感地察觉到了师父情敌再度进攻的可能,都决定走为上计。因为黄药师不宠爱他,曲灵风也不会饶他的命,所以他要带着梅超风走。而他既打不过师父也打不过师兄也打不过和师父师兄水平差不多的人,所以他要偷走《九阴真经》。这时在梅超风的心里是师父师兄地位相若而师兄占上风,证据就是她没有马上出首而是跟着师兄走了。《九阴真经》被盗,听说的人第一反应恐怕就是“杀掉小偷抢回来啊!”黄药师的誓言杜绝了江湖舆论要求他追杀梅超风的可能性,誓言的内容也不是毫无道理,简直像是在特意回护陈梅二人而。打断进谏弟子的腿,再次证明了他真的很生气、他对逆徒绝不心慈手软、他怎么可能不在乎《九阴真经》被盗……等等等等。绝佳地掩护了他对弟子的让他不敢开言的感情。

此后,陈玄风决定冒险回桃花岛再盗经,恰逢黄药师大战周伯通。此时的黄药师还是会因为意想不到的梅超风出现分神受伤,甚至还笑着对她说话——要说黄药师爱的是妻子冯氏、此刻是因为战胜而心情如此之好的话,在爱妻陪伴的时候他怎么没有心情好得笑着原谅曲灵风呢?他因为《九阴真经》而失去冯氏,却不愿意因为《九阴真经》责备梅超风。这时备受宠爱的梅超风可以哭着向师父道歉,而陈玄风就冷静地判断出将大祸临头了,拉着妻子没命地逃。黄药师并没有追赶。但他真的是因为不离岛就追不上吗?确实陈玄风“轻身功夫练得很俊”但黄药师依然可以轻轻松松一巴掌拍在他的头顶。

有师哥们的提醒和师弟们的教训,梅超风不得不信师父手段是严酷的。这是她担心被惩罚吓得簌簌发抖的一个可能原因。但是黄药师显然没有对她忘情。黄药师说是为了寻找黄蓉而离开桃花岛,可梅超风一出现在江南他就开始暗中保护她,若非各路人马碰巧齐聚归云庄,真不知何时才能找到女儿。黄药师抓住梅超风之后训了一句就作罢,瞪了一眼给旁人看,充其量让她被郭靖打了几掌,从后文看,这几掌没给梅超风带来什么大伤害。而黄药师对另一个至少看起来什么错也没犯的徒弟陆乘风还无中生有地白了一眼。从黄蓉捅出梅超风拥有《九阴真经》——顺便一提,我个人很鄙视这种出卖师姐的行为——祸水东引消息散开,到梅超风与完颜康分路下江南之间并不久,甚至黄药师其实是收到风声因为梅超风离开桃花岛也不是不可能。既然作者已经曲笔掩护了黄药师对梅超风的感情那么多年、现在写出来也不是写得特别明晰,继续曲笔回护的可能性相当大。

想要掩盖一件事情,好一点的办法是不说出全部真相;当这件事情被一再提及时,就不得不虚构事实来隐瞒真相了。在作者还没决定要挑明这段感情时的原两个版本中就有好几处这样的疑阵,可以说这些是为了曲笔回护而使的“障眼法”。说到曲笔回护的“障眼法”,原来版本中黄药师对梅超风的惩罚就在其内,梅超风在赵王府误信师父将到吓得发抖可能也在其内。前者一挑明就被删了,可见是故意做出来的;后者与前者相类。

  • 另:血淋淋的可能性

原版中黄药师对梅超风的惩罚,还有另一种思路,我尽量不去想。因为它血淋淋的可能性。这个思路不是我想出来的,我从来想不出来这类可能,它出自韩山先生的一篇文章《黄药师梅超风:有一种爱你叫很你有一种信仰叫绝望》。文中说:黄药师要求梅超风自断双手,代表和陈玄风的过去彻底决裂,只有这样,他才肯原谅她。读至此我不禁悚然心惊。以黄药师的性格完完全全做得出这种事,从他对弟子的态度和他教育出的黄蓉的残忍可见一斑。黄药师此人可以说有精神洁癖,不论是对信仰对人生还是对感情。因此他对冯氏的爱做得一点不少,给她一个一般人眼中好极了的妻子才有的身后待遇。黄药师的性格里有十分残忍的一面,他的残忍就来源于他极度的虔诚。他十分护短,即是十分在乎弟子,在意过于人被欺骗时的愤怒也就过于人。他对自己都如此残忍,何况对自己所爱的人?万幸,金庸没有采取这个思路。原版中的附骨钉,可以做类似的解释,一年的时间是给过去的彻底结束和对未来的郑重决定,代表的是永永远远没有下一次背叛。


  • 三、也许对他几十年来所有感情的回应都在里头

黄药师对梅超风的感情虽然隐晦却是非常郑重的。梅超风少不经事的时候说过不要长大要一直服侍黄药师,得到的回答就是拒绝。确切说黄药师拒绝的并非这份心,而是“一直服侍”这种做法。如果爱而不重,只要是生死相依,哪还会费心讲究扶持和服侍的区别。况且,他所希望的不是“不要长大”——几乎是不要长大的反面。既心心念念,又不让她一辈子低于自己,黄药师对梅超风的感情确实有点感人了。

那梅超风对黄药师的心情呢?少女梅超风无疑是不爱黄药师的。少女知道有人对自己有意会脸红,不代表一脸红就相许。梅超风爱的是她的贼哥哥贼汉子陈玄风。陈玄风语言粗鲁,连郭靖能说的爱情重于性命一类的情话都没见他说过,只是在妻子被打伤后问她:“你……痛不痛?”交代她:“站着别动。”许多人能说出比这动听无数倍的情话,却完全没有这不动听的情话所显示的真心。欧阳克金玉罗绮的许诺远远比不上杨康生死置之度外的一枪,就是这个道理。陈玄风粗鲁的言语行为发自他对梅超风百分之百的真心,陈玄风和梅超风都知道,黄药师也许也知道。所以梅超风一直后悔背叛师父、一直思念师父师母,却从来没后悔过与陈玄风相爱。黄药师看到的《九阴真经》后面的手迹就是这种悔而不悔的心情的表现。顺便,黄药师因为字迹清楚工整就认定是梅超风目盲之前写的,就这点我可以很负责任地说,不一定。只要对文字、对文本足够熟悉,完全可以不用眼睛写出清楚工整的字迹,因为我就可以。字迹工整与否,视力只在其次。从容之时即使不看纸也可以留下工整的字迹,危急之时笔迹自然凌乱。

而成年女人梅超风呢?首先她还是希望师父真心爱师母的。第十回中的回忆里,梅超风回忆师母时所用的口吻是与心狠手辣的成年女人身份不符的童稚口吻。从梅超风逃过武林多次追杀、在蛇阵轻松骗过欧阳克等处可以看出梅超风是很聪明的,心智绝对没问题,童稚口吻是有意为之。为什么偏偏是童稚口吻呢?第一,她所回忆的是她心中的一片净土,越长大就越陷入污浊的人会不自觉地把纯洁与幼稚联系起来,而这正是梅超风心里最不容玷污的一段往事。第二,童稚是不懂情爱的。师父喜欢她而又娶了师母,知情者都会觉得欠妥,但小孩子不懂这些欠妥,此时采用童稚口吻,表达的是“没有”或者“我不知道”,结合她其实知道,表现的是“我不愿知道”或者“我宁愿不知道”。其次她依旧深爱死去的陈玄风。时隔一纪,她仍然天天想着他,恶狠狠地表达对他的爱情。但陈玄风已死,这份感情已经没有结果或者说已经有了结果。就像大卫深爱朵拉,也深爱艾格尼丝,爱上艾格尼丝并不是背叛朵拉(《大卫·科波菲尔》)》。此时陈玄风和冯氏都已死去多时,而黄药师对梅超风的情意仍未消退,即使依旧会有人非议,但害怕非议害怕了这么多年心意依旧没有改变,也许重名的黄药师也该觉得非议不足道了。第三,师徒之情讲究的是“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对于从小受师父教养的徒弟,这一点尤其重要。但是如果是“带艺投师”类的成年徒弟呢?徒弟对师父的感情,很大一部分是孺慕之情,成人已几乎不再有;另外是崇敬之情,崇敬之情任何人对任何人都可能有,师徒朝夕相对,情谊不能只靠它维系。陈玄风梅超风叛出师门,可以说已经与幼年的师徒情谊一刀两断;陈玄风死在大漠,梅超风重入师门,此时的师徒情已不再是幼时师徒情的延续,那份孺慕之情在记忆里无法抹灭,现实中却永远回不来了。重续的师徒情一部分是从前的记忆,另一部分是不变的感情。这时,孺慕之情难以继续,崇敬之情延续不变,可能发展的就是男女之情。最后梅超风舍命一护黄药师,也许对他几十年来感情的所有回应都在里头。


  • 四、这是一个多么刚强的女人

最后,究竟是少女梅超风的什么令黄药师一见钟情,从此欲罢不能呢?我的猜想是刚强。梅超风聪明没错,漂亮也没错,但聪明漂亮的女人不在少数,黄药师找的妻子冯氏就是在聪明漂亮方面都远胜——至少看起来远胜——梅超风的,但黄药师还是对梅超风心心念念不能忘怀。梅超风之所以为梅超风,在于她的刚强。归云庄上陆乘风与她久别重逢,师姐相貌已然大变,令陆乘风一眼认出来人的是她冷然仰头望天的姿态。那时梅超风目盲已十二年,在赵王府做下人也多年,又在前一天晚上刚经历过生死决斗,这样而依然能手执银鞭单枪匹马昂首阔步走进归云庄救她的徒弟,可见这是一个多么刚强的女人。整本《射雕英雄传》里的女性中,唯穆念慈有几分与之相近的刚强,只是穆念慈毕竟年幼单纯,难免相形见绌。惊闻师父被害,曾经广邀江湖好手围攻师兄师姐的陆乘风大哭着只想到骂师姐不对,梅超风倒马上想到背着没骨气的师弟去报仇。自己倒了霉先找个迁怒对象,陆乘风在这点上可谓尽得黄药师真传。和刚强的梅超风一比,陆乘风确实没出息。这样刚强的人,性格里往往会有一些坚守,也许就会因为这点坚守送掉性命。梅超风因为这点坚守相信黄蓉,一次次的被黄蓉欺骗;也因为这点坚守斩钉截铁地要求昔日师弟放了她的徒弟;因为这点坚守,她一辈子后悔背叛师父却从来不后悔与陈玄风相爱;也因为这点坚守,她毫不犹豫地扑上去挡住欧阳锋的全力一击。那时她知道自己会死吗?当然知道。但是死又如何?人迟早都要死。

结束时,说一句我个人的感慨:如果我是梅超风,我不要黄药师喜欢我;如果我是冯氏,我愿意黄药师喜欢我。与其有你不喜欢的人一直喜欢你,不如让那个不够爱你但是肯顾你面子的人再爱你一点。但爱情如何是想与不想决定的呢。黄药师费了那么大力气让自己不要爱上梅超风、让自己表现出对冯氏的爱,我相信他是真的想全心爱上冯氏、忘记梅超风的。生命的无奈,莫过于此。


  • 附:

  1. 《钱氏私志》云:“欧后为人言其盗甥。表云:‘丧厥夫而无托,携孤女以来归张氏,此时年方七岁。’内翰伯见而笑云:‘年方七岁,正是学簸钱时也。’欧词云:江南柳,叶小未成阴。人为丝轻那忍折,莺怜枝嫩不胜吟,留取待春深。   十四五,闲抱琵琶寻。堂上簸钱堂下走,恁时相见已留心,何况到如今。”译文:“后来有人议论欧阳修与甥女私通。(欧阳修)上表说:‘(她的母亲)死了丈夫没有依靠,带着女儿改嫁到张家,女儿现在才七岁大。’内翰伯见了就嘲笑说:‘才七岁大,正是学簸钱的时候啊。’欧阳修的词说:江南柳,叶小未成阴。人为丝轻那忍折,莺怜枝嫩不胜吟,留取待春深。    十四五,闲抱琵琶寻。堂上簸钱堂下走,恁时相见已留心,何况到如今。” 簸钱就是掷铜钱。也有的地方说这名甥女是十来岁大,金庸用的是后一种说法。我查到的都是“恁时相见已留心”,“早”字的著作权大概要属于黄药师,像“陪君醉笑三千场,不诉离殇”的著作权属于三毛一样。由此可知这个女孩是由母亲带到欧阳修的妹夫家才成为欧的甥女,二人没有血缘关系。也有书里开脱说此事是钱氏有人恼恨欧阳修才故意构陷。其他大同小异。

  2. 不少人以冯氏一下午背下《九阴真经》推测她极为聪慧,其实古往今来过目成诵的人着实不在少数。何况只有上下两卷的《九阴真经》很短。冯氏花一下午背会一本书,顶多是聪慧过人,比常说的聪明高上一点,单看这点与神童才子之类远远不能比。

  3. 书中说黄药师有“魏晋风度”而又“重名”,这两点并不冲突。说出“礼岂为我辈设耶”的阮籍醉卧邻妇身畔、和嫂子依依惜别、母死还在妓院、丧期吃肉喝酒,但他对邻妇完全不曾有哪怕只是调戏的举动、对嫂子尊敬爱戴,为母亲悲伤得吐血伤身大大清减。如此,所谓“魏晋风度”的“不遵礼法”,是不会流于遵守礼法的形式而忽略礼法所以存在的意义。他们已经做到了内心的正直,自然不需要遵守为了让人正直而设的礼法。黄药师之所以非圣非贤却只是“邪”不是“恶”,也在于此。假设他为所欲为,那就不是“东邪”是“东恶”了。元遗山论潘安仁“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高情千古闲居赋,争信安仁拜路尘。”魏晋时人的风度,不止阮籍嵇康的风度。


评论(11)

热度(82)

  1. 共6人收藏了此文字
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